党建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主题论坛

时间:2021-11-16浏览:491

2021年11月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8号楼219会议室召开了“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主题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天喜、学生处处长朱范鑫出席会议,建筑工程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岳建梅、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陶秋意及全体思政教师参会。

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封晓莉主持。参会老师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展开了交流,深入探讨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延安时期的红色体育精神、新时代劳动教育观以及如何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等问题。

校学生处朱范鑫处长以“‘五维四驱’劳动教育模式”的实践为题,介绍了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系统推进劳动教育的总体思路及所取得的实践成效,并结合我校实际和其他民办高校案例,分析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建筑工程学院党支部岳建梅书记作“传承红色基因,践行辅导员初心使命”发言。她谈到:只有深入学习和领悟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周淑敏老师发言讲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所蕴涵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我们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把延安精神融入到当前大学生劳动观教育,丰富劳动观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引导广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引导大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热爱劳动实践,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于美玲老师认为,延安精神不仅是革命年代克难制胜的法宝,也是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迈进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延安精神势必将继续发挥出重要的时代价值。

斯迪虎老师阐述了延安精神与红色体育的内在联系及红色体育对新中国七十年体育发展的影响。从贫穷落后的中国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的道路上,七十年新中国体育的发展无不体现了延安红色体育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王猛老师从延安精神的内涵及本质展开了论述。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包含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

张瑞玲老师从“劳动成就梦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述评”角度,讲述科学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新内涵、特征、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

陈艳老师回顾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树立劳模”的方式来动员和教育群众,开展了一场轰轰轰烈的劳模教育。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劳模教育作为边区生产发展和各项工作建设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对带动群众生产发展,改变群众价值观念和引领社会新风尚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是需要发挥劳模带动作用,培养大国工匠和弘扬劳模精神。

张文娟老师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延安精神也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其时代价值需要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角度进行解读。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客观地看待中国的历史,直面现实矛盾,谋划将来,从而使得延安精神不断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更加彰显。

王雅娜老师从营造热爱劳动的社会氛围,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规范化,夯实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和加强自我劳动教育意识等四个方面为途径,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热爱劳动、勤于会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最后,张天喜副院长作会议总结:本次主题论坛对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弘扬,红色基因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激励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不断充实自己,共同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她强调思政课程学术研究需要坚持政治性、学理性和创新性相统一,这也是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的基本追求。延安精神是党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教师们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动精神,赓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