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共克时艰 共同奋斗 共圆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梦想

时间:2020-03-02浏览:1046

共克时艰  共同奋斗  共圆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梦想

(根据2020年春季全校教职工大会校长陈晓斌发言整理)

各位老师:

今天本来应该在美丽的校园见面,互相致以新春的问候,准备各赴自己工作岗位,或教室,或实验室,或办公室。但是事实却是,我们仍然天各一方,分散在全国各地,而且主要在家里,我们把会议放到了网络平台上。一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随着春运开启蔓延至全国,这是一个特殊的战役,虽然没有硝烟,但是其残酷性没有一次可以比拟。我们都深有体会。这里我要代表学校党政,向每一位中侨的师生表示慰问,尤其是湖北的6位老师和35位同学。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武汉已经向全世界展现出最大的社会责任感!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都说“武汉人民,世界欠你们的”。

第一部分:面对疫情,我们需要思考

(一)为什么是最美逆行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第一批冲上去的勇士是医务工作者,他们凭借专业知识找出敌人并不停的在死神手中抢回生命,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出征,闭目思考的照片让全国人动容。像这样的勇士还有很多,部队官兵、快递小哥、社区人员、平安志愿者,就连门卫大爷都化身为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提出三个终极问题: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在这里我提议每一个中侨人,都要向2020年春季抗疫的最美逆行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没有他们,哪有今天的抗疫初步胜利!说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说什么白衣天使,只是学着前辈的样子,与死神抢人罢了!生而在世,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立地为人,有“三不黑”: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所以说,以后我们怎样对待医生,如何培养护士,我们要好好思考!

(二)如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我要谈谈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和我们的领袖。大家可以看看目前疫情在全球的发展和各国的表现。且不说伊朗,也不说韩国,更不说日本,还有法国等欧洲国家,看看美国。再回过来看看我们中国。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即便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期间,我们的生活物资依然得到了保障,各地医务人员齐聚湖北,“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对口支援,大小企业依照部署节后延迟复工,还有企业积极转产生产医疗物资,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十几天内拔地而起,全国人民遵守政府要求减少外出,居家抗疫,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大局意识。从上到下令行禁止,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灾难面前共产党员冲锋一线,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在不忘初心主题教育中学习的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感受。让我们牢记: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无愧于中华民族所赋予她的历史重任!

(三)大灾大难面前,教育的使命和追求是什么?

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说过,最伟大的两个职业:医者和教师。病人把身体交给了医生,学生把灵魂交给了老师。在新冠肺炎面前,我们的医生表现已经毋庸置疑。那我们教育工作者呢?有道是,多难兴邦,我们该做点什么呢?河南省教育厅长5分3秒的讲话,建议大家都看看。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用深刻思考与实际行动诠释“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当下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永恒使命,无论是硝烟四起的战争年代,还是我们正置身其中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把灾难当成教材,把生活当成课堂,让学子们在亲身经历中接受最直接的教育,获得最真实的体悟,从而更全面地成长成才,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和追求。疫情虽然暂时把师生阻挡在了校园之外,我们的教育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看看北大清华的豪气,西南联大的精神,“延迟开学,如期开课”。我们中侨也是这么做的!要把这场战役当成一场生命教育,通过疫情让学生更加明白生命之可贵,更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这也是一场信念教育,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树立学生百折不挠、绝不妥协、战之必胜的坚强信念;这还是一场科学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在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只有拿起科学的武器才能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最终赢得战役的胜利;这同时也是一场道德教育,通过抗击疫情,进一步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大爱情怀。

同志们,教育的本质、使命和追求是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四)关于善良、宽容和博爱

有两个报道让我印象深刻。“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武汉发生疫情,我们的邻国日本,不仅捐了口罩,同时学校给家长发出了通知,告知家长和孩子说起此事时,要从培养孩子的正确人权意识出发,注意言行,不要存在针对和歧视。美国的学校,也给孩子发出这样的信息,我们防的是病毒,而不是中国人。

越是危难之时,越需要冷静,理智,人性,团结。我们老师中也有很多人都成家有孩子了,我们也要告知自己的小孩,让他在善良、宽容、博爱中成长,在危难的时刻正确教育。可以说,关键时刻的伟大,都源于正气、正见和正行。

我们常说,教育的问题,每个人都可自诩为行家里手,可以肆意发挥,品头论足。民办教育也是教育,离不开社会的普遍关注。殊不知,她需要大家的呵护,而不是呵斥!民办教育界有个共识,大家抱团取暖,因为困难,因为伤不起,因为敝帚,所以自珍。大家要多一些理解,支持和帮助。相互鼓掌,相互欣赏。

因此,我一直有个朴素的想法,我们能够在一起工作,是缘分。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起干,一定赢!

第二部分面对新机遇,我们需要奋斗

简单回顾2019年,我们做好了四件事:高水平完成不忘初心主题教育,顺利通过依法治校标准校验收,获得上海市文明校园,顺利升格为职业技术院校本科试点单位。

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关键是在更高的平台,我们是全国21所职业本科院校之一,进一步向“有特色有规模高水平的现代职业技术大学”迈进。今年对于我们中侨来说,是实现升格本科目标关键年,我们将会成为上海唯一一所职业大学,地处上海,国际大都市,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的目标是要把中侨职业大学打造成为一流教育品牌,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开拓创新的勇气,树立强烈的事业进取心,善于在工作中抓住关键,精准发力,牢牢抓住质量提升、队伍建设、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全力提升教育内涵,着力打造知名教育品牌。具体谈几点想法:

(一)关于线上教学

“延迟返校,如期开课”,有条不紊的推进各项教学工作。从明天开始,我们全体教职工在家办公, 开启云课堂。实际上,我们从2月24日开始,就开始了线上教学工作。利用网络线上授课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都是新鲜事物,而且这一壮举必将写进历史,我们就是参与写历史的人!我们肩负着历史使命,虽然目前我们上课的地点变了,形式也变了,但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不变;在老师的眼里,只要一切为了学生,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虽然线上授课少了面对面教书的直观感受与灵活互动,但网络课程一样可以发挥独特魅力,选择线上教学,并且留一部分时间做问答交流,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及时性、交互性、全时段优势),让学生们随听随留言;只要我们认真,用心的去做,一定也会产生学生喜爱的“网红”教师。这里强调几点:线上课堂要守好阵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原则;各任课教师精心备课,注重线上教学质量;加强线上教学督导,确保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群策群力,信息中心和教务处作好技术支持。遇到困难,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

(二)关于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龙头!就在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透露重要信息:研究生扩招18.9万、专升本扩招32.2万。专升本的计划增量,将投向职教本科和应用型本科,主要向这些学校增加名额,向预防医学、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倾斜。形势大好!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对标做好此前上报的本科专业,向一流专业迈进,要做好职教本科,做精高职专科,做强职业培训。注意,4月30日这个日子!

(三)关于师资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职教师资12条指出要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中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引进不多谈,谈谈学校师资培育的问题。强师工程为什么花大力气,因为中侨需要!

教师要重视自我学习和提高,包括学历的提高、职业素养的提高。一个教师对待学习的态度决定个人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全体教师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最终决定着一所学校发展的持续度。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本领恐慌意识,强化自律自觉,突出规范实效,用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应对挑战,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国家最好的回报。疫情向我们提出挑战,但这同时也是全面推进教学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的契机。除了技术手段的保障,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和创新,这样的改变和创新将产生长远影响。

(四)关于管理服务

一流的职业技术大学,需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目前疫情防控工作仍然处于关键时期,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学校目前已进入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的新阶段。既要认清疫情发展的形势,也要认识学校事业发展的规律。学校上下要保持清醒、从容应对、勇于担当,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将每一项工作都能抓紧抓细抓落地。

在切实做好制定开学疫情防控方案的同时,我们要努力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做好招生就业、教育教学、科研督导、后勤服务、国际化办学、职业培训、意识形态安全和宣传引导等工作。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要认真落实市政府、市教委有关工作部署要求,层层传导压力、传递责任,确保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老师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20年既是我校决胜本科层次试点学校的关键之年,又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学校的大事和国家的大事在这一年交融在一起,这是难得的机遇。尽管2020年的开篇有些艰难,充满了挑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全体师生员工共克时艰,共同奋斗,一定会在这场大考中交出完美的答卷,不久的将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的牌匾就会在漕廊公路3888号的大门旁矗立。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学校未来发展的蓝图已经描绘,接下来需要我们全体中侨人在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在致达集团的鼎力支持下,把握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契机,锐意改革,勇于进取,全力以赴,扎实工作来共圆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