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的上一篇文章推送后,有网友来电询问,是不是再详细一些。
还真不太能拿具体案例来写。具体案例中句句是关键词,发不出来。具体案例也不是台港澳表述方面的这么简单。
从中文编辑校对网帮助很多期刊报纸新媒体和出版社编辑校对稿件的情况来看,一般的政治性差错出在三个薄弱环节:
首先是政治素养不强、缺乏政治敏感性。在稿件编辑过程中过多地关注文稿逻辑架构是否严谨、表达是否规范、有没有文字错误、数据计算有没有错误等。这儿,肯定不是说这些不要重点关注,相反,在重点关注时,还要防止技术性差错演变成政治性差错。这一段,我们要说的是对政治性差错关注不够、较真不够,尽管一出现就威胁到饭碗。(解决方法见文末一句)
比如,专有的政治性名词,有没有多看一眼,语序有没有错?不忘初心,有没有把后面一句中的“记”字打到了“忘”的位置?四个意识,最后一个字有没有出现谐音字,比如“思”?手边有典籍的,有没有查查原文;没有的话,有没有在权威网站核对一下?除了逻辑文字语句数据等,还要专门辟出时间来关注政治性的内容。
其次是没有养成严谨治学习惯,太过于依赖网上搜一下,而搜索的一般技巧也没有掌握,不重视对权威著作特别是经典原著的学习,难以发现稿件中的重要论断等方面出现的错误:有些是时间上搞错,前一届大会的放在后一届大会中;有些是另一个领导的发言戴到这个领导头上。
更容易出现的错误,中文编辑校对网在帮助很多期刊报纸新媒体和出版社编稿审稿时发现,是把有些地方领导和各种专家的学习体会贯彻落实文章中,自己的语言,套用在大领导嘴中或大会的主题上了,因为这些编校搜索时发现的标题大多是“有会议名称,领导姓名”,以为文中全是大领导说的话,其实很多是专家和小领导的体会内容。这个方面最要注意。我们中文编辑校对网在帮客户改稿时,经常有编辑发来链接说,“这个内容,是正确的,权威网上有……”其实容易辨别,现在很多大领导讲话,都会出单行本,都会出通稿,都有专门的“库”,去那儿找都很方便,只需要我们“养成严谨治学习惯”。
最后是对错误思潮研究不够,对文稿中字里行间隐现的的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等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质疑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错误政治观点,缺乏警惕性和鉴别力。比如前几年专门有关于xiàn zhèng mín zhǔ论、gōng mín社会论的报道通知下达,很多年前习以为常的理论和看法,现在不能说了。那么,你近期有没有把这些通知再翻出来看看?如果没有,是不是自己或所在单位的级别不够,那么可以多参加上一级的学习等。这方面应该近期有很多,带个小本本吧。
不多说了,说多了就会到关键词了。我们也准备下班了。
中文编辑校对网一直认为:你对它重视不够,是因为你没有把它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