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简称“中侨大学”)创建于1993年,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是一所非营利性民办本科高校,201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20年6月正式更名为现名,202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资格,是上海市目前唯一一所全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大学。学校在2024年上海市分类评价排名中位列第7,金平果最新数据显示,学校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2名、职业本科高校第10名,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办学根本任务,秉持立德树人使命,聚焦国际视野、师资提升、产教融合、现代治理四大战略,把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提升学校能力水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做人、做事、做学”的卓越产业人才。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致达集团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后盾,助力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不断前行。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健康学校、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

学校现有在校生15000余人,开设22个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涵盖信息工程、智能制造、食品药品、经济与管理、建筑工程、护理与健康、艺术、烹饪与酒店管理、外国语共9个二级学院,1 个基础教学部,1 个马克思主义学院,1 个国际教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学名师、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名匠)、上海浦江人才、行业领军人才、上海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市职业教育名师、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上海市揽蓄人才、上海市大国工匠、大国农匠、国家职业院校大赛优秀裁判员等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教师等高水平教师,构建起“双师型”教学团队。学校坚持以企业和社会用人标准为导向,在探索中形成“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四位一体的联动育人模式。不断深化教育合作,推进专科与本科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国际合作、专本衔接,助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学校与245家企业深度合作,共建153个校内外实训基地,与192家区域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宝武集团、腾讯、华为、华东无人机基地、节卡机器人等13家行业龙头签订战略协议,联合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共享教育资源。依托“市域产教联合体”、“新型技师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基地”,教育部“金山农民画”传承创新实践基地、协同育人基地等项目,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作为全国教育部100所就业监测点之一顺利完成就业监测布点工作,连续十余年就业率超98%,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达100%。学生在国家级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全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双百强”,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激发创新思维,培育创业氛围,搭建创值空间,助力学生向“准职业人”转型。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芬兰、德国、日本等近20所海外优质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为学生海外游学,出国深造搭建平台,每年近百名学生赴海外深造或短期访学。2023年5月学校成功获得德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机构权威认证(ACQUIN 国际认证),与芬兰赫尔辛基城市应用科学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筹办中侨赫尔辛基工程学院,设立 IBT 国际职业教育研究院、CVTT 中德职教师资培训中心,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

立足上海“南北转型”战略和金山“两区一堡”定位,辐射长三角,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内涵特色发展,持续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创新路径,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争创全国一流职业本科大学为目标,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数据更新至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