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7日-12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的暑期国际交流夏令营项目迎来了首批来自德国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的15名学生和2位教授。在中侨大学的一周学习交流中,学校周密策划、科学组织,充分满足国际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一周的时间,来自德国的学生们感受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繁荣景象,探访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惊叹于上海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中侨大学校内外体验了充满乐趣与挑战的职业教育。
DAY 1
开营“第一课”
学校邀请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赵卫东教授,为国际学生们上了“开营第一课”,与历史“对话”,促进德国学生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深入了解。
无人机项目拓展体验——专业老师和无人机社团社长给德国学生讲解无人机飞行技术、体验无人机飞行实践。德国师生们通过了解无人机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也增强他们对中国新时代科技发展变化的理解与认同。

沉浸式“打卡”中国传统美食——由食品药品学院带领德国学生一起体验包饺子新体验。
城市游览 走进上海
百年历史、打卡圣地、顶级商圈、魔都美食、霓虹夜景……德国学生们漫步在上海街头,收获丰富的社交、夜游、观赏等体验,沉浸式感知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时尚文化。


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与艺术的魅力。站在陈列的青铜器前,听着耳边导游娓娓道来的中华文明多元文化在时间长河中不断的发展与交融,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和包容。
“零距离”感受乡村振兴建设

德国学生深入金山区特色古镇,走在青石板老街,一路闻着花香,赏着古民居和沿路挂满的红灯笼,感受江南古韵。


探访九丰农场、金枫酒业,听企业家们返乡创业的精彩历程,与村民、村干部们一同聊家常、谈感受、述变化,切实感受到了中国乡村振兴建设的丰硕成果。
DAY 4
特色主题课程,沉浸式感悟文化魅力

擂鼓声声箭离弦,击水奋楫勇争先。在中侨大学龙舟队的带领下,德国学生齐聚校外龙舟训练河,参加龙舟体能和技巧训练。龙舟运动讲究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德国学生在节奏感十足的鼓点中,整齐划一的挥臂划桨、提桨、破水,乘风逐浪,深切感受到了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

体验中医疗法 制作中药香囊——走进护理与健康学院,德国学生学习了解中医知识,辨识中药、制作香囊,并“沉浸式”体验了刮痧、艾灸、推拿等中医传统疗法,了解中医药在现代康养服务体系中的具体运用和特色优势,感受传统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严蕙发言
严蕙院长对暑期国际夏令营项目的全体人员表示感谢。为期一周的交流是一次全新的拓宽国际视野、探索更多可能性、丰富人生阅历的宝贵体验,夏令营的学生们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建立了亲密的联系,也更好地了解到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

德国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商学院院长柯友涵教授发言
柯友涵教授表示“what a journey it has been!”非常感谢中侨大学出色的策划和完美的执行,创造了一段难忘的文化交流、学习、友谊之旅。国际夏令营为我们创造了一段难忘的文化交流、学习、友谊之旅。这些活动对德国学生成长的影响之大,除了丰富学术知识之外,也培养了更广泛的全球视角,加强了跨文化交流,这是双元制教育的真正体现。希望在跨越文化建立起的桥梁走向更光明、更紧密联系的世界。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傅继红、致达集团党委书记徐辉参加暑期国际夏令营结营仪式,中侨大学校长霍佳震、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严蕙、副院长王凌 为德国学生颁发结业证书。

中侨大学学生代表发言
“我希望我们彼此能记住这次美妙的国际夏令营时光。通过夏令营我们结下了美好的友谊,在多元的文化交流中,我们赢得了更多互相尊重以及对不同事物的多角度认识。”

巴登符腾堡大学学生代表发言
“我们沉浸在中国的传统、习俗和历史文化中,让我们对中国有了更多的认知,对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们在这个夏令营中建立的友谊是我们将‘随身携带的财富’。”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校长霍佳震发言
霍佳震校长表示在这一周中,我们共同度过了中国二十四传统节气之一——立秋,“秋收冬藏”,在这个收获的季节,不管是作为暑期国际夏令营项目的参与者还是发起者,都成功地开启了一个“收获的秋天”。此次学习体验,深入了解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乡村振兴建设的丰硕成果,以及中侨大学职业教育的特色及优势,进而对中国,对上海,对中侨大学有了更深入立体的认识,感受不同的文化差异。同时也期待夏令营的学生们都能在这段中西方文化与思想碰撞的旅程中,提升国际对话力,突破自我,为人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in the long term)。

《春三月》舞蹈表演

德国学生合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