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探访改革开放前沿 汲取攻坚提质力量——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深圳研学

时间:2024-12-15浏览:17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学习借鉴职业本科大学的办学经验,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攻坚提质计划,汲取思政课建设先进经验,探索院校合作共建机制。2024年12月5日至8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为期4天的赴深圳研学活动,探访改革开放前沿,凝聚攻坚提质力量。

对标先进 学习借鉴经验

此次研学首先奔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考察交流。胡延华副院长代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向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亲自带领中侨马院老师参观了未来技术学院和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通过现场参观与专业讲解,我院教师深刻感受到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创业支持等方面的创新,同时也发现其在跨学科融合、项目制教学和“端到端”的科创生态体系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随后,研学老师在胡院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校园,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聆听了胡院长关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讲座。胡院长介绍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十个系列做法、十大教学成效和十大建设经验,并强调要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充分用好改革开放生动实践的“活”教材,用本土鲜活经验对思政课教材内容进行阐释与解读。我院王猛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王老师介绍了中侨马院的发展现状、师资队伍和思政课建设的有关情况,并表示要对标先进,学习借鉴经验,努力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与吸引力。此外,双方重点就职教本科思政课程开设、队伍建设以及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重温历史 强化使命担当

中英街,一条只有二百五十米长,三四米宽的小街却承载了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的耻辱,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在这里,研学老师参观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走进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博物馆内的展品和文献资料,生动地再现了中英街从殖民时期到回归祖国怀抱的百年历程。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深知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用记忆犹新的史实来阐述思政理论的重要性。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研学老师纷纷表示要将这里的历史故事融入课堂,通过讲述中英街的变迁和发展,引导青年大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国情,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在招商局历史博物馆,研学老师通过珍贵文物和照片了解招商局百年历史的变迁,见证了从清朝末期到现代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程。通过回顾招商局的历史,我们更加明白了民族工商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民族企业家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讲好招商局企业家们的创新精神、奋斗故事和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历史主动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改革开放 续写时代新篇

研学期间,老师们还登上莲花山顶,瞻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铜像,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这片土地带来的生机与蝶变,深刻体会到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以先行示范和‌敢闯敢试的精气神持续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不仅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鲜活样本,也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研学老师们还参观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馆”。展览通过生动的图片、详实的资料和数字化的场景,全面展示了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从深圳特区的崛起,到珠江三角洲的飞速发展;从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到经济特区的设立;从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每一个历史节点都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作为思政课教师,研学老师们将更加注重将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融入思政课堂,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现实意义。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此次深圳研学不仅增进了老师们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地体会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还开启了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携手共进与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更是一次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汲取经验、坚定信心的躬行实践。参加研学的老师一致表示,将把所学所思、所感所悟运用到教学与科研中,在担当实干中增强本领、在改革创新中谋求突破、在攻坚克难中淬炼品格,推动中侨马院攻坚提质计划,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共同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撰稿 |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余杰

 审稿 | 封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