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AI赋能新课堂:上海交大马院携手中侨马院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培训

时间:2025-04-28浏览:1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4月2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与实践案例分享”为主题的教学实践培训,旨在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与方向,破解思政课程建设难题,构建更具时代性、亲和力与实效性的教育模式。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课程建设负责人余建波老师担任主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封晓莉、教学副院长郭晓平以及学院教师代表出席。  

余建波以哈佛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为例,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顶尖高校AI平台建设与使用情况。他指出,人工智能发展迅猛,正推动教育领域发生结构性变革。哈佛大学通过实现AI工具1-10的扩展突破,支持全天候的个性化学习,在多个前沿学科领域和课程中取得显著成效。同样,上海交通大学依托AI应用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心理咨询,课程建设、线上学习等多元服务,推动从“标准化供给”向“个性化赋能”转型,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他表示,目前国内高校正纷纷进行AI+教育改革,通过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高等教育转型和重塑,打造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态新优势,并通过以DeepSeek为例,向与会的各位老师分享了如何精准设计提示词,让人工智能大模型更好地为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封晓莉作最后总结。她指出,当前思政课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创新的手段,学院教师们要积极拥抱这一变革,主动学习和掌握相关应用技能,探索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更多应用场景,拓展育人空间,实现思政课高质量提升。  

主讲人简介:

余建波,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课程建设负责人,主要负责各类各级重点课程、在线课程、各类一流课程的建设应用及推广,并组织老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工作坊。目前负责AI+课程建设,组织学校168门课程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课程内容及课堂教学改革。                                                        


 撰稿 | 马克思主义学院 焦雪滢

                                                审稿 | 封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