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企业实践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双向沟通的纽带,也是促进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落实2025年度教师企业实践计划,促进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教师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0日上午组织召开了2025年教师企业实践交流会。各学院分管院长、专业主任、教师代表以及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办公室等4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吴酉芝副校长,教师发展中心朱伟文,产教融合办公室魏鹏作了专题报告。艺术学院吴东影、智能制造学院蒋荟、食品药品学院张翰琛等三位教师代表发言,人事处管春英作了会议交流发言。会议由戴红梅副校长主持。
吴酉芝以“教师企业实践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与地位”为题,分析了教师企业实践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的作用,指出教师企业实践是学校获取企业信任的最佳途径,要充分发挥技术团队(平台)在产教融合、科研工作中的作用。他认为,通过教师企业顶岗实践, 在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专业、课程、教师、师资、基地等“五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为校企之间开展技术合作等提供了实现路径。

朱伟文回顾了国家、上海市层面与教师企业实践相关的政策文件,为学校教师企业实践提供了遵循。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指标也对专任专业课教师提出明确的企业实践要求。她结合学校出台的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希望教师企业实践工作能有实质性成效,期待各学院利用今年最后几个月时间,补上缺口,完成2025年教师企业实践总天数。同时,积极投稿《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案例集》。

魏鹏作“推进产教融合 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专题报告。他认为,教师企业实践是聚焦推进产教融合的核心议题,要瞄准中侨大学深耕职业教育、服务金山区域产业发展的定位,打通产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他谈到,要以“实践实战”破局,搭建“产业需求进校园”通道;以“成果反哺”赋能,将实践经历转化为教学改革活动;以“双向共生”聚力,让企业实践推动校企合作纵深发展。

吴东影、蒋荟、张翰琛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分别发言。他们结合自身市级企业实践项目的经历,介绍了企业实践的内容,对企业实践产出进行了总结,并且感受到了企业实践所带来的成长。特别是蒋荟老师的企业实践内容充实、成果丰硕,在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教材编写、设备研制、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傲人成绩,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管春英在会议交流环节时提到,围绕中侨大学的办学定位,教师企业实践须带着问题去、带着产出来,为职业本科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坚实保障。希望教师主动下企业,把教学成果、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校也将为教师企业实践,为“双证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提供政策支持。

戴红梅作了会议总结讲话。她指出,教师企业实践对职业教育教师了解企业生产一线的新工艺、新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培养提供了真实场景。学校实验室建设、产业学院建设更是离不开校企合作。她希望各学院要及时分享教师企业实践的经验,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去。学校年度评优中也会综合考虑教师的优秀成果,包括企业实践产出。


供稿 | 教师发展中心



沪公网安备 31011602001219号